從農業知識到實際耕作,勇敢築夢
來自屏東鹽埔的陳秀羽,是一位有著農業專業背景的年輕農友。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科技農業學程,她曾對畜牧業懷有興趣,原本也計畫朝那個方向發展。不過,在家庭長年從事農業的環境下,加上曾在有機農場工作的經驗,讓她逐漸思考,是否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農業路。於是,她決定回到土地上,接手一塊農地,嘗試以有機方式經營自己的農場,將學到的知識與理念,真正落實在日常的耕作中。
從學習到實踐,讓技術與市場並進
剛開始獨立經營農場時,陳秀羽並未完全脫離學習的步伐。她一邊經營自己的農地,一邊在其他有機農場工作,透過實際參與了解不同農法的細節,學習如何應對各種農作物的需求。除了種植技術,她也接觸農產品銷售,試圖在生產與市場之間找到平衡點,讓自己的農產品能順利推廣出去。
目前,她主要種植有機番茄與香蕉,並持續在栽培上做出調整與改良。她相信,作物的風味與品質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不斷提升,她的農產品將會越來越好吃,也讓更多消費者願意支持有機農業。
挑戰與突破,尋找最適合的方式
有機種植的過程充滿變數與考驗,陳秀羽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戰。例如,農場的砂質土壤使得水分不易保留,影響作物的生長,需要透過不同的有機管理方式來改善土壤結構。此外,線蟲問題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,該採取怎麼樣的管理方式以降低病蟲害影響,仍是她持續努力研究的課題。
不只是田間栽培管理的考驗,天候因素也考驗著她的毅力。先前,颱風摧毀了栽培番茄的網室,造成損失與修復壓力。然而,這些困難並未讓她卻步,反而讓她更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案,她認為農業是一條不斷學習、修正與成長的道路,要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農業經營模式。
消費者的支持,讓她更有信心向前
有機農業的耕作方式雖然辛苦,但當消費者願意肯定她的努力時,一切都變得值得。先前向她購買的顧客,已經開始敲碗等待今年的收成,這讓她更有信心,不只是想種出「可以賣」的農產品,更希望能夠種出讓人期待、真正好吃的有機蔬果。
她希望未來能夠改善農場的基礎設施,例如提升水土保持能力、優化灌溉系統,並探索更有效的有機土壤管理方式,讓農作物能夠在更理想的環境中成長,降低對天氣與土壤條件的依賴,讓生產更加穩定。